《黑神話:悟空》藝術展緣何讓臺青鏡頭定格
中新網杭州7月1日電 (錢晨菲)“當數字藝術與實體空間重合,中華文化突然有了可觸摸的溫度?!迸_青莊麟近日在浙江杭州參觀《黑神話:悟空》藝術展時感慨道。
6月27日至7月1日,“筑夢‘浙’里 創(chuàng)享未來”兩岸青年微短劇大賽頒獎典禮及采風、交流等活動在浙江舉行。活動期間,這場沉浸式藝術展讓近40位臺胞的鏡頭頻頻定格。
從游戲《黑神話:悟空》到電影《哪吒之魔童鬧?!?,再到玩具拉布布,中華文化何以頻頻“圈粉”?
駐足于展廳內,莊麟用鏡頭對準“天命人”造型、悟空雕塑,逐一拍下主創(chuàng)團隊的創(chuàng)作歷程。

“科技、AI等技術讓文化有了實體展示的可能?!彼⒁獾?,杭州的科技氛圍正在重塑文化傳播的形態(tài),“不再是空想,而是能觸摸到的未來。這種將東方美學與前沿技術結合的嘗試,讓我看到了中華文化‘走出去’的無限可能,這正是《黑神話:悟空》《哪吒之魔童鬧海》等IP‘圈粉’全球的關鍵。”
他提到,臺灣青年如今可以通過互聯網關注到大陸的媒介創(chuàng)新與科技發(fā)展,資訊的透明與技術的互通,讓兩岸青年能同步把握文化出海的脈搏,“把共同的文化底蘊帶向世界,需要我們一起探索更鮮活的表達方式。”
作為資深游戲愛好者,臺青郭馥銘坦言,其從《黑神話:悟空》研發(fā)初期就持續(xù)關注?!坝糜螒蜓堇[中國神話,過去鮮有案例?!彼@嘆于游戲在技術呈現上的成熟度,更感慨線下藝術展讓他對這一IP有了“更深認識”。
在郭馥銘看來,中華文化成功“出圈”的核心,在于“打破舊有規(guī)則,用創(chuàng)新方式呈現”——當中華文化不再被束之高閣,而是通過游戲、影視等年輕人喜聞樂見的形式展現,便更能引發(fā)全球共鳴。
“兩岸在藝術、創(chuàng)意領域各有所長,卻有著共同的文化背景。”郭馥銘期待,將大陸青年的技術成熟度與臺灣青年的創(chuàng)意想法結合,或許能催生出更多“讓世界眼前一亮”的文化產品。(完)

社會新聞精選:
- 2025年07月04日 08:29:11
- 2025年07月03日 12:07:18
- 2025年07月03日 10:37:04
- 2025年07月03日 08:14:53
- 2025年07月03日 08:01:31
- 2025年07月02日 14:47:51
- 2025年07月02日 10:18:26
- 2025年07月02日 10:11:34
- 2025年07月02日 08:04:00
- 2025年07月01日 16:43:56